直通黄冈 | 三千能人回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
2018年,黄冈市启动能人回乡创业“千人计划”,三年过去了,这项工作成效如何?11月13日,黄冈市能人回乡创业现场推进会揭晓答案:截至今年10月31日,全市能人回乡创业“千人计划”累计签约项目3474个,协议投资2682亿元,累计动工项目3347个,开工率为96%,实际完成投资911亿元。很多县市的实践表明,引进一个能人回乡,往往会带活一个村的产业,带动一批村民脱贫致富,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个村的面貌。
黄梅袁勇刚:将稻田建成网红打卡地
最近两年,黄梅县大河镇的“袁夫稻田”成了“网红”打卡地。数百亩稻田、二十间民宿、绿皮火车,让无数城里人趋之若鹜。旺季时,千元一晚的民宿一房难求。创造这一奇迹的,是一个叫袁勇刚的黄梅籍回乡创业者。
袁勇刚生长于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,武汉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,在一家世界500强中国总部工作。2017年,他毅然辞去高管职务,回到家乡创立袁夫稻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流转800亩土地种植有机稻。
袁夫稻田创始人 袁勇刚:我曾经是一名世界500强(企业)的高管,在我们这个年龄段,算是事业小有所成吧。但是我更喜欢那种田园生活,喜欢躺在稻田旁边,在稻田旁边发发呆、看看书,去享受这种生活,所以我选择了回来,过这种田园生活。
袁勇刚种田不用化肥,只施饼肥。稻飞虱来袭时,别人劝他打农药,他顶住压力不用药,而是在田间做隔断处理,阻止稻飞虱繁殖。为了让大米口感更好,他不惜成本,让大米从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。这样种出的有机稻,每亩成本高达3000元,亩产只有六七百斤,但是袁夫稻田的大米每公斤最高卖到47元,是普通稻米10倍以上。
我们从第二年开始就实现了持平,在农业这个行业里面来说,确实是一个奇迹,当然也有运气成分在里边。大概第一年有181万元的收益,到2019年我们有600多万元的收益,增长200%多,我们2020年预计是1500万元,但是因为洪水和疫情,所以大概在1100万元左右。
在稻田和荷叶深处,一栋玻璃房子独自矗立。坐在房子里,全景360度遇见田野风光——袁勇刚很享受这样的生活,心无旁骛只想把田种好。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,竟然让袁夫稻田成了网红,2017年11月,一个月时间里有6万游客慕名前来打卡。之后三年,这里每年的游客量都在8至10万人。袁勇刚顺应市场需求,建起了民宿,又买来7节绿皮车厢,开起了火车餐厅和火车旅社,开始为更多的人圆田园梦。
袁夫稻田创始人 袁勇刚:这里所有的建筑和建设,基本上都是我和小伙伴们来完成的,很多人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,比如说徽派建筑、比如说亭台轩榭,我们都没有采纳,我觉得自然应该有自然的风光。
袁夫稻田摈弃了传统农家乐思维,这里没有棋牌,甚至没有垂钓,一切设施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回归乡野、融入自然。袁夫稻田已经开发出了米奶、米酒、米醋、米洗面奶、米面膜等延伸产品,目前正在研发大米体验中心,意在进一步提升稻田附加值,让文创农业在沃野生金。
袁夫稻田创始人 袁勇刚:大家都知道传统农业,每斤谷子大概收购价是一块四毛钱,其实通过我们的有机种植方式,每斤米可以达到二十几块钱,我的最终梦想是每亩超过十万,每斤米超过几百块钱,那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呢?我们觉得米,如果传统来做一个大米饭来使用的话,它价值就在那里,那如果说我们把米变成米奶,像我们现在我们产品,每一斤可以做到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,那每亩田的价值就上去了,所以这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。
英山马格胜:无中生有 打造一张县域旅游名片
如果你问一个英山人,当地都有哪些休闲旅游的好去处?四季花海肯定是答案之一。“月月花盛开,四季景不同,年年有惊喜。”四季花海景区,不仅吸引城里人来休闲度假,还吸引了很多本乡本土的人前来观光。可谁能想到,这个6年前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山包,竟然被回乡创业的马格胜“无中生有、有中生优”地打造了一个4A级旅游景区!
虽然已是冬季,但英山县四季花海景区里,三角梅、海棠花、醉蝶花、紫薇花依然冒寒绽放。周末仍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赏花。眼前的繁荣景象,不禁让景区负责人马格胜回想起了6年前的情景。
湖北四季花海旅游开发公司副董事长 马格胜:(当时)这个地方道路不通,土地基本上是荒芜的,当地的老百姓主要以打工为生,家里都是老人、儿童,荒凉、落后。
马格胜回乡创业前,在一线城市从事旅游开发、策划等工作,有20多年从业经验。英山县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,打动了他。他和一些英山籍成功人士一起返乡创业,瞄准县城周边九龙口村、大垴寨村、将军山村、四棵枫村、望天畈村、马堑村6个村3500亩低产山林田地,开始着手“无中生有”打造四季花海景区。马格胜说,他期望能以旅游扶贫的新方式,帮助家乡摆脱贫困面貌。
湖北四季花海旅游开发公司副董事长 马格胜:一方面是基于我们对国家宏观大政策的判断,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养育了我们,我也觉得有必要,也有这个能力,大家一起改造它、改变它。
2016年,四季花海项目一期动工。马格胜带着员工将原来的冷浸田、撂荒田、贫瘠山地、低产山林综合规划,开发建设为观赏式花园、体验采摘果园、茶园、药园,使荒滩变花园、劣林变果园,将乡土文化、农耕文化和传统农林业转型升级,打造为“田园风情、花海画卷”。经过几年建设,目前园区已有20多个景点,配套建设了温泉、酒店、购物风情街等。通过项目的建设、旅游的带动,也让附近的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红利,实现了景区和周边农村的“共美”。
湖北四季花海旅游开发公司副董事长 马格胜:现在这里的变化,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,唤醒了这一片国土,农村更美了、集合了一方山水,农业更显活力了、幸福了一方百姓,农民找到了小康路,直接安排就业200多人,间接安排就业也有500多人,6个村500多农户都脱贫了。
今年5月份,马格胜当选为四季花海片区联合党委书记。联合党委以四季花海为中心,辐射周边九龙口村、大垴寨村、马堑村、将军山村、望天畈村、四棵枫村组建而成,通过党建引领,打造村企共建综合体,共同推动旅游大发展的格局。
红安县姚峰:将“涣散村”变成“示范村”
红安县杏花乡龙潭寺村,曾经是全县出了名的薄弱涣散村。由于村民纷纷选择外出打工,土地大部分都抛荒了,到处杂草丛生,放眼望去一片凋敝景象。2016年起,随着能人姚峰回乡创业,村里先后建起了红安苕、香菇、小龙虾种养殖基地,还办起了各类加工厂,原先的薄弱涣散村,如今变成了产业扶贫示范村。
11月13日,黄冈市参加能人回乡创业现场推进会的市、县两级领导代表,走进红安县杏花乡龙潭寺村,眼前的红苕种植基地一望无垠,香菇大棚蔚为壮观。他们边走边看,不时发出由衷的赞许声。此情此景,让瑞沣合作社当家人姚峰百感交集。
黄冈市红安县瑞沣合作社理事长 龙潭寺村党支部书记 姚峰:之前我们村引进一个武汉的公司,在我们这里投资,做了一个半拉子工程,直接的诱因是他当初还差我们几十万的工程款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家乡的一草一木,还是有很深的感情。
姚峰原来在红安县交通局上班。回乡创业五年,他也有过“至暗时刻”:2016年,突如其来的夏季洪水,将合作社的几百亩中药材淹没,龙虾池也全部被冲毁。一夜之间,所有努力付诸东流。不过,他没有气馁,而是积极着手灾后重建,同时及时调整思路,重点发展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的食用菌、红安苕生产加工。如今,合作社旗下有1000亩红苕种植基地、100亩香菇生产加工基地、800亩虾稻连作基地、3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,形成了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综合体,2019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。
黄冈市红安县瑞沣合作社理事长 龙潭寺村党支部书记 姚峰:做农业我自己总结了一下,最主要的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,不能盲目求大,更不能冲着政府的奖补资金(去做),我们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,政府的奖补(资金)只能当作是锦上添花,让事业做得更好。
虽然主要产业项目都开始赢利了,但是姚峰没有满足,他开始积极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:他从高校引进“红苕脱毒种苗繁育”技术,提高红安苕的口感和品质;引进浙江台州籍“农业达人”,合伙种植水果玉米、小番茄、苹果丝瓜等台湾果蔬,发展观光体验农业;还和湖北天门籍小伙子倪勇合作发展虾稻连作。
黄冈市红安县瑞沣合作社理事长 龙潭寺村党支部书记 姚峰:我当初一个人的能力、精力、还有财力还是有限的,所以我把外地的一些能人都引进过来,让他们能够盈利,另外让龙潭寺村发展得更好,我们共同来打造这一块(土地 )。
在合作社带动下,龙潭寺村22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,1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,全村每户年均增收1万多元。2018年村两委换届,姚峰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。上任后,他打通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道路,将原来3米宽的道路扩宽到5米5。又引进3家市场主体,将抛荒土地集中流转,办起加工厂,开发农旅项目。原先全县闻名的薄弱涣散村,一跃变为产业扶贫先进示范村。
黄冈市红安县农业开发服务中心主任 徐军乐:姚总是能人回乡创业的先行者,这些年他的合作社和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,带动村民就业、增收、致富,龙潭寺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。
浠水干少华:荒山上种出一个县域特色产业
浠水县散花镇石牛山村,有一块600多亩的荒山。2011年,一个叫干少华的能人回乡创业,在荒山上种起了猕猴桃。9年过去了,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今年,石牛山村猕猴桃基地里“金桃”、“金玉”大获丰收。目前,成熟的猕猴桃已经采收入库,销往全国各地。
湖北全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华飚:这个品种,它的特点是个大、皮薄、肉厚,亩产6到8千斤,非常适合咱们浠水这里的环境。
种出“最贵猕猴桃”的这片园区,9年前还是一片荒山,然而,回乡创业的能人干少华恰恰看中了这里的开发价值。
湖北全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干少华:这一片荒山,几十年没有耕作过的,也不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,第二因为靠近长江旁边水源比较充足,这对于有机种植有个非常好的基础。
干少华说干就干,对这片荒山进行了颠覆式改造:他投资400多万元,建起了现代化高端猕猴桃生产示范园,还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引进最好的猕猴桃专利品种。然后又按照“互联网+”思维,利用遍布园区的监控探头和传感器,建立了完备的智慧物联网络,让园区生产管理变得轻松又高效;还推出“网上认养”活动,以每年每棵1998元的价格,打通产品与高端市场的对接通道。
湖北全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干少华:保底是20斤,但这树上结的果子,结多少都归认种认养者所有,认种认养的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24小时可以看到树的生长情况,社会上反响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