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创新资讯

武穴街道东新村社区:党建引领+多方共建 解锁社区治理“密码”

发布日期2020-11-20   发布作者:    阅读:37 次   保护视力色:

       11月3日晚7点,武穴街道东新村社区酱品厂小区大院内悦耳的广场舞音乐准时响起,院内的大姐、大妈们伴起快四步的音乐跳起舞步。她们再也不用跑到500米外的月塘公园跟别人“抢地盘”了。

 

      这一切源于武穴街道东新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、社区议事,“多方”共建共治,让酱品厂小区的面貌由“三无”变“三美”(居民生活环境美、文明建设精神面貌美、整体规范管理特色美)。

 

党建引领,社区治理有思路

 

      今年来,该社区按照“1+1+X”模式,组建了东新村社区“大党委”,下设9个网格综合党支部,支部下沉党员领岗诺责工作任务的总体框架。社区以网格综合党支部为主体,针对群众诉求与困难,开具党支部责任问题列表,采取专事专议,分发任务清单。党支部下沉党员依据清单各自瞄准群众工作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以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为目标导向,完成一件“销号”一件,做到事事有人做,件件能落实。

 

 

      在“大党委”的指导下,东新村社区建立了“多方共建”的工作机制,由社区牵头,网格综合党支部主导,将社区居民和利益相关方“多方”力量,共同纳入社区治理中,积极探索“共商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,并由此建立起多方协调会机制。每月召开多方协调会,发现选拔优秀党员、热心居民代表共商议题,达成意见落实方案,在东新村社区形成了工作惯例。

 

社区议事,小区改造有方向

 

      对于东新村社区来说,落实老旧小区改造,改善民生是今年挂在社区和群众心间的头等大事。而占地8亩,密集簇拥9幢住宅,224户居民的酱品厂小区是问题的“牛鼻子”。小区需要改造的不仅是“晴天满地灰、雨天遍地泥”,一副“城中农村”的模样,更是居民“圈地为王”,“各扫门前雪”的涣散人心。

 

     在东新村社区“大党委”牵头下,召集市政协、住建局、施工单位、小区党员、居民代表启动“多方会”,小区改造有方向。通过多次碰头,东新村社区搜集多方意见,对于有争议的问题,让各方都能有效地表达意见,由社区综合整理后,借助市住建局、武穴街道的力量,将意见以书面的形式,通过市政协民主协商平台反映到市里。最终,市委、市政府专题特办,高效地解决了问题,小区旧貌换新颜、群众人心齐凝聚。

 

多方合力,居民生活有奔头

 

      花草相映、绿树成荫、空气清新、整洁宜人,酱品厂老旧小区成功改造如同一张闪亮的“名片”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参观学习,也让东新村社区的居民奔走相告,酱品厂小区成了武穴街道对外展示党建成果的窗口。

 

 

      如今,拿到“多方协调会”上讨论的事儿越来越多,虽然会议中的多方常常是针锋相对,但总是能达成共识。此外,社区党委还建立了周巡查、月会商的长效机制,通过巡查发现问题,通过协商对话将清单进行及时对接、分类梳理,促进问题解决。自“多方共建”模式运行以来,东新村社区先后解决了交通不便、休闲绿地不足、路灯不亮等大事小事30余件。

 

      “以前,社区就那么几个‘活跃分子’,社区的同志也时常是唱‘独台戏’,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。自从社区开展党建引领,将社区工作视角聚焦在多方关系构建上,切切实实做成了许多居民的身边事。党群之间越来越有凝聚力,居民生活也有了奔头!”社区居民刘汉良说。